北京时间8月22日,智联招聘(美股交易代码:ZPIN)发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第四财季和全年未审计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2016财年第四财季总营收增长20.5%,至4.06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22.9%,至8990万元人民币。2016财年全年总营收增长19.6%,至15.42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12.5%,至2.841亿元人民币。在业绩正式发布前的上周五,智联招聘的美股股价上涨超3%,显示投资者对ZPIN的未来走势看好。
北京时间8月22日,智联招聘(美股交易代码:ZPIN)发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第四财季和全年未审计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2016财年第四财季总营收增长20.5%,至4.06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22.9%,至8990万元人民币。2016财年全年总营收增长19.6%,至15.42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12.5%,至2.841亿元人民币。在业绩正式发布前的上周五,智联招聘的美股股价上涨超3%,显示投资者对ZPIN的未来走势看好。
据消息指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递交给美国监管部门的一份文件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增加了对苹果公司(Apple Inc)股票的投资至15亿美元,并抛售了部分沃尔玛等公司股份。
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今年5月就已经已经持有10亿美元苹果股票。在第二季度又增持了542万股苹果股票,目前持有的总股本达到1520万股,价值为14.6亿美元。这是继股神投资IT业巨头IBM之后,又一备受关注的大手笔IT领域的投资。
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下滑。根据苹果公司不久前公布的2016财年第三财季(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营收为423.58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96.05亿美元;净利润为77.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6.77亿美元下滑27%。大中华区营收下滑33%。其中,iPhone销量从去年同期的4750万台下降至4040万台,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88.4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3%。在印度这个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也没有超出预期的表现,iPhone销量从去年同期的120万部降至80万部,大幅下降35%。
苹果目前财务与运营依然稳健,但在科技行业做到这点还不够,相比乔布斯,库克缺乏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光环,这是一种局限性,也抑制了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未来股价长期涨幅的看好,不利于苹果市场的扩展。此前花旗分析师称:“从长远来说,苹果能提升在印度这样的大市场的份额。”但从目前来看,苹果在印度市场iPhone销量依然在下跌,苹果在印度市场份额的提升还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三星与国产手机以及本土品牌的强势竞争。
巴菲特一个重要观点是: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股神的判断也许是:苹果目前股价处于历史的低位,苹果的新手机产品虽然不再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幅增长,但苹果电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依然稳固。而App store所打造的生态圈仍具有持续的内生动力。苹果的投资布局战略逐步走向开放,iPhone 7的发布又为苹果股价上涨带来更多的催化剂,短期股价可能上扬。综合而言,巴菲特在相对底部抄底苹果,或将是一个好时机。
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港股代码:00700)近日发布财报,2016年二季度净利润大增47%,达到107亿元,创下史上最高纪录。财报发布后腾讯港股的股价大涨6%,至205港元。今年以来,腾讯股价涨幅高达28%,超过恒指5.45%的涨幅。
目前腾讯总市值为2456亿美元,已略超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股价最新收报97美元,市值2387亿美元。
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07.37亿元,同比增幅47%,环比增17%;每股盈利1.146元,同比增46%,环比增长17%;营收同比增长52%至357亿元,预期333亿元;非GAAP净利润113.2亿元。
腾讯二季度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55.81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43.29亿元增加8.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2.06亿元,较一季度末的566.07亿元增加13.42%;现金净额240.37亿元;自由现金流97.48亿元。
腾讯的大部分营收来自于其两大社交平台的游戏销售:QQ、微信和其他消息类APP。第二季度,移动游戏营收增长超过100%,至96亿元。在线游戏营收增长32%至171.24亿元。
第二季度,网络广告收入增长60%至65.3亿元。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8.057亿,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5.7%。这意味着一个季度里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增加了1亿,一年内增加了2亿,虽然较此前39%的增速稍有放缓,但在高基数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增长。
汇丰在18日报告中认为,腾讯强劲的收入增长证明了手机游戏强大的吸金能力,维持该股买进评级,目标价从185港元上调至204港元。
京东(美股交易代码:JD)在中国国内属于绝对的电子商务(e-Commerce)行业领导者,京东的竞争者包括:淘宝(Taobao)、天猫(Tianmao)、苏宁(Suning)、亚马逊中国(Amazon China)。而淘宝、天猫都是阿里巴巴系(美股交易代码:BABA)的电商平台。
作为中国备受欢迎的电商/购物平台,京东的最大优势在于:物流的速度超级快。京东在北京市内的订单通常可以在当天(same day delivery)、或者次日(next day delivery)送达。在一些普通的县级城市,京东也往往能做到次日送达。这种物流速度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而京东的大多数竞争者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京东的快速物流基于2个原因,首先,其拥有大量的自营商铺,及配套的存储仓库。其次,京东有自己的物流队伍。
此外,京东还有一项特别的金融服务叫“白条”,这其实类似于信用消费,也就是“先消费、后付款”,这种方式也有效地刺激了用户的消费行为。京东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腾讯(TCEHY)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后者将京东嵌入了其热门社交媒体应用微信(WeChat),也进一步拓宽了京东的用户群。除了白条外,京东的触角也延伸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其“金条”小额现金信用贷款服务也颇受欢迎。
2018财年,京东的全年营收为:4620亿元,净利润:35亿元。
如果京东近期关于“盈利”的数据真实可靠,且没有水分,那么作为“中国版的亚马逊”,京东无疑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具体股票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最近更新于2019年12月10日。
概要:2016年2季度,阿里巴巴营收大幅超预期,电商平台的GMV同比增幅强劲,阿里云、蚂蚁金服、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业务表现抢眼,美国知名投行上调阿里巴巴股价,阿里巴巴的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2016年8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人民币321.54亿元(约合48.38亿美元),同比增长59%。中国零售平台贡献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为8370亿元(约合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4%。收入和GMV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这是自阿里上市以来,营收增长最为强劲的单个财季,业绩超华尔街预期。数据发布后,阿里巴巴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股价收于91.80,涨幅5.12%。
在阿里巴巴发布财报前,华尔街投行纷纷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其中,摩根士丹利给予阿里巴巴股票的目标价为130.6美元。
这将是阿里巴巴最后一次在季报中披露GMV数据,未来将转变成每年一次在年报中披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此调整的解释为:“GMV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商业的基础设施才是。”阿里巴巴将通过持续自我变革升级商业形态,而这种搭建商业基础设施、赋能商家和企业为核心的商业形态没有任何可参照目标。
此前,马云曾表示:“到2020年,阿里会实现6万亿元人民币GMV,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创造一亿工作机会,帮助1000万盈利的企业。”
阿里本次季报作出最大调整是按业务矩阵形式呈现业绩,分为中国零售平台、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及创新项目和其它业务组成四大业务矩阵。
四大业务矩阵中,阿里云表现尤为抢眼,在连续多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后,该季度继续获得迅猛增长,云计算业务收入达12.43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156%,付费客户数同比上升119%至57.7万户,再次成为全球云计算增长标杆,这也是阿里云领跑全球云计算增速的第五个季度。
此外,财报中首次单列出来的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备受关注,尤其是阿里在季内梳理了大文娱战略,并在今年4月初完成优酷土豆的全资收购。季内,该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8.12亿元增长至31.35亿元。
在阿里季报中不容忽视的一块是创新业务。财报显示,阿里在YunOS操作系统、高德地图、钉钉等创新业务上持续取得进展。其中,YunOS 与上汽集团合作发布首款互联网汽车,双方目标是将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转变为使用无缝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智能生活平台。
其它投资业务方面,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的合资公司、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口碑”,季度内通过支付宝结算的交易支付额达到310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48%。蚂蚁金服普惠金融的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季度内,蚂蚁金服投资的印度第三方支付公司Paytm跻身世界第四大“钱包”,用户数目前已经达到1.35亿人,比2015年初蚂蚁金服与其展开战略合作时增加逾5倍,并已为印度用户提供转账、交学费、交水电煤费用、在加油站和大量线下商户付款等服务。